建设文化产业名城!“十四五”期间,济南加快建设“戏曲大码头”
近日,《济南市“十四五”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》正式发布。“十四五”期间,济南市将大力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,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、文化业态、文化消费模式,不断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,建设文化产业名城,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。
培育沉浸式体验等新型文化业态
“十四五”期间,济南市将强化现代科学技术在文化旅游、出版发行、影视传媒、创意设计、演艺娱乐、文化制造、广告会展、动漫游戏等传统文化行业中的应用,推动传统文化行业转型升级,让优秀文化资源借助数字技术 “活起来”。
济南市将促进戏曲、曲艺、民乐等传统艺术线上发展,鼓励文艺院团、文艺工作者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演播;鼓励传统文化行业与互联网平台企业合作,推广流量转化、体验付费、服务运营等模式。
同时,济南市将深度应用5G、大数据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、超高清、物联网、虚拟现实、增强现实等技术,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,培育壮大线上演播、数字创意、数字艺术、数字娱乐、沉浸式体验等新型文化业态,并且推动数字文化与社交电商、网络直播、短视频等在线新经济结合,促进数字文化产业赋能实体经济。
聚力泉水文化创意产业等业态
“十四五”期间,济南市将统筹推进加强泉水保护、提升泉水景观、开发泉水文创、丰富泉水旅游、推进泉水申遗五大行动,研究出台促进泉水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,扶持发展一批泉水文化创意企业和泉水文创产品研发基地,开发一批泉水文化旅游产品,把泉水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。
济南市将依托国际时尚创意中心、时尚服装创新创业国家平台等高端载体,加强与高等院校的合作,聚焦服装服饰、美容美妆、时尚家居、珠宝首饰、文化艺术品等时尚领域,完善创意设计、零售贸易、营销传播产业链。
同时,济南市将打造泉城时尚品牌矩阵,引导培育街舞、街头艺人、个性服装展等适合年轻人的时尚街头文化,扮靓泉城时尚形象;组织表演秀、创意秀、科技秀等时尚秀场,引进全球潮流嘉年华、国际时尚新品发布会等顶级时尚活动IP,打造一批时尚消费示范街区和时尚网红打卡地;推广实体展览与虚拟展览、线上线下交易的新模式。
建设新媒体之都和“戏曲大码头”
“十四五”期间,济南式将策划举办全国网络短视频大赛,办好中国新媒体发展年会,建设新媒体之都;扶持一批短视频生产孵化基地平台,打造 “济南短视频双创基地”品牌。发挥资源优势,发展家庭照片视频资料整理、分类、存储等新兴业务。
同时,济南市将打造“黄河V谷”5G+超高清视频产业基地,争创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,实施“设计+”提质工程,打造服务设计产业集群;依托省博物馆、市博物馆等馆藏资源优势,开发文化创意产品及衍生品;推动设立文创产业联盟,构建文化创意产业云平台。做大影视动漫业。
济南市还将依托市动漫协会、中韩新光影文化贸易创客基地,打造动漫集聚区和国际化动漫交流合作平台;加快建设“戏曲大码头”,引进知名演艺公司,支持小剧场演艺健康发展。加快推进济南市杂技团、济南市儿童艺术剧院等市属院团开展市场化演出。
此外,济南市还将提升夜间演艺娱乐品质,支持省会大剧院、百花洲芙蓉馆等举办文化演艺夜场,引导旅游景区推出夜间演艺活动,并且依托时尚文娱消费场所,打造一批夜间演艺产品,促进夜间文旅消费。
相关新闻:
济南市积极发展新一代
沉浸式体验型文化消费
“十四五”期间,济南市将加快发展定制消费、体验消费、智能消费、互动消费等新型文化消费形态,扶持发展文创商店、特色书店、小剧场、文化娱乐场所等多业态消费集聚地。
同时,济南市将推广电子票、云排队等服务方式,提升数字化预约能力,提高文化消费便捷程度,积极发展新一代沉浸式、体验型文化消费内容,丰富网络音乐、网络动漫、网络表演、数字艺术展示等产品。
到2025年,济南市将建设2个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、5个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,推动夜间文旅消费规模持续扩大。同时,济南市将培育5家国际国内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文化企业 (集团),培育100家符合产业导向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、各项指标位居行业前列的大中型骨干文化企业,培育1000家“专、精、特、新”小微文化企业;全市文化产业园区 (基地)不少于100个,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(基地)2个,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(基地)25个。
此外,济南市将加快推进大数据、云计算、3D 打印、信息网络等高新技术在文化领域的运用,建立文化生产、服务、消费领域的文化大数据信息平台,以 “集群+智库+平台+资本”为模式,建立健全 “孵化+科技”的创新培育体系,引导支持文化企业加大对数字技术应用的研发投入,支持自主或联合建立技术中心、设计中心等机构,推动产品服务和业务流程改造升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