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黄河流域工业高质量发展白皮书》发布,需増强山东、河南、四川等省引领带动作用


11月2日上午,作为世界先进制造业大会系列活动,黄河流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在济南举行,现场,《黄河流域工业高质量发展白皮书》(以下简称《白皮书》)发布。新黄河记者获悉,黄河流域工业发展质量整体不及全国平均水平,但提升速度明显快于全国。其中,山东发展质量居全国上游,产业在全国优势地位较强,产业结构更趋多元化。《白皮书》认为,黄河流域要保持工业尤其是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,预防过早“去工业化”。



  山东发展质量居全国上游,应更注重增强生产效率和企业盈利能力

  现场,赛迪智库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关兵对《白皮书》进行解读。她介绍,从“十三五”末黄河流域省份(自治区)工业占比情况看,黄河流域省份(自治区)工业占比下滑幅度整体较大。“十三五”末,黄河流域九个省份(自治区)工业占GDP比重在32%左右,较“十二五”下滑约5个百分点,下滑幅度明显快于全国平均水平,需思考“十四五”期间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。



  从工业发展质量看,黄河流域工业发展质量整体不及全国平均水平,但提升速度明显快于全国。其中,山东发展质量居全国上游,产业在全国优势地位较强,产业结构更趋多元化。

  横向看,山东省整体处于全国上游水平,结构调整、资源环境表现优异,分别在全国排名第5位和第6位,但速度效益处于全国下游水平。纵向看,“十三五“期间,山东省整体增速最低,速度效益和结构调整需持续深化,技术创新表现相对较为突出,年均增速达10.7%,两化融合表现相对较好。

  《白皮书》指出,“十四五“期间,山东省应更加注重增强工业生产效率和企业盈利能力,提升持续增长效能。

  工业占GDP比重高于长江流域,需増强山东、河南等省带动作用

  与长江流域对比,黄河流域省份工业总量明显不及长江流域,但工业占GDP比重高于长江流域;黄河流域发展质量总体水平明显低于长江流域,但发展质量提升稍快于长江流域;黄河流域研发经费投入规模和强度较长江流域差距大,研发大省相对欠缺。

  从工业增加值整体规模看,2019年,黄河流域省份全口径工业増加值为8万亿元,为长江流域省份的2/3。其中,山东、河南、四川过万亿元,陕西接近万亿元,这四个省份工业増加值占黄河流域省份比重达到79%。而长江流域中,仅江苏工业増加值就占到长江流域的31%,其次是湖北、湖南、安徽、四川,这五个省份合计占长江流域的74%。



  从研发经费投入规模看,2017年之前黄河流域R&D经费约为长江流域的60%以上;而2019年,黄河流域工业企业R&D经费投入为2806亿元,仅为长江流域的一半。其中,山东、河南、四川三个省份R&D经费之和达到2207亿元,占比将近80%,是支撑黄河流域研发经费投入的主要省份。

  从制造业500强企业数量看,截至2019年,黄河流域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数量为126家,比长江流域省份少21家。具体看,山东、河南和四川三地的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数量在10家以上,其中以山东最多,有75家,其余省份则在1-7家之间。长江流域中,江苏最多,有54家企业,其他省份在2-9家之间。

  《白皮书》指出,黄河流域制造业500强企业数量整体不及长江流域,主要靠山东的带动,黄河流域其他省份(自治区)大企业实力整体不强,需进一步増强山东、河南、四川等省的引领带动作用。

  要保持工业尤其是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,推进绿色发展

  黄河流域如何实现工业高质量发展?关兵认为,黄河流域要保持工业尤其是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,预防过早“去工业化”。强化工业尤其是制造业国民经济主体地位,改变一些地方盲目追求虚拟经济指标增长的现象,政策制定和执行放眼长期;坚持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和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并重,把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作为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;加强整个流域的战略考量与产业发展统筹,将绿色发展作为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战略任务之一,增强中心城市和次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。

  同时,以企业满意为中心,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;全面落实负面清单制度,积极对接国际知识产权保护标准,保障企业合法权益;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,推动制造业协同创新;加快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,释放数据对制造业发展的增倍作用,布局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、工业互联网平台;实施集群化战略,加强全产业链布局,拓展融合广度,重点打造集成先进制造与现代服务功能的先进产业集群。